说说北斋。北斋第二次出场时,她的个性就开始逐渐展露了出来,正如杨幂所说,北斋不同于以往武侠电影里的女性角色。她叛逆,有点小固执,敢于反抗暴行。她明事理,只要知晓了真相就绝不会拖后腿,甚至愿意牺牲自己保全朋友。
儿时家破人亡的悲惨经历注定了北斋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她很重情义,对救过自己性命和保护过自己的人都是无条件相信和付出。所以有些人就不要再吐槽北斋又是一个不喜欢沈炼的女主了,人家又不是傻白甜,见着个帅哥锦衣卫就往上扑。在那个兵荒马乱阉党掌权的世道,老百姓都是见了锦衣卫就躲,北斋一开始与沈炼站在对立面,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为自己的救命恩人做事也是理所应当的。
重情义之人,都把生死看的很淡,结尾北斋返回吊桥的行为虽然有点套路,但她如果不回去,那人设就崩了。北斋和沈炼经历了这么多事,被追杀,一路逃亡,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了,而且结尾万年不开花的铁树北斋终于对沈炼动了情,这个时候你让她抛下心爱之人一个人逃走她肯定是不情愿的,这有违背一个“义”字。
打6分吧。片子里出来北斋两个字,我还以为是葛饰北斋呢。
缺点:一是类型驳杂不纯,你要想拍政治惊悚,那就不能这么起范儿,往高了说,大明王朝那种追求历史感的,你够不上,往下说侠女忠烈图那种通俗的,你也不成,你看乔宏演的明朝官员怎么说话,首先这官腔就不像。等于这个政治格局,还是武侠小说里的政治。如果按照武侠的路子拍,其实也很好,这片子很多地方学徐克的狄仁杰,狄仁杰就完全是武侠的路子,人物随便起范儿,但是绣春刀为了照顾他这个政治腔调,无形当中收敛了很多,只有到了武打的段落
这部电影是当时冲张震专门去电影院看的,看完除了张震厚比城墙的男主光环,其他的其实有点失望。北斋先生 完全没看懂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除了让男主最后恋爱脑降智还有什么其他作用?而且杨幂在这部电影的体态真的不行,大银幕上真的非常明显,导致我一看到她就难受,还有最后为什么她要跑回去?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导演编剧能不能不要这样敷衍观众???雷佳音还挺惊喜的
《绣春刀2》从萨尔浒之战切入,那一战明军全军覆没,劫后余生的沈炼救下了被俘待死的陆文昭以及郭真郭太监。
死里逃生的陆文昭表达了对沈炼的谢意后,对着漫山遍野的尸体愤然感慨道:几万人,割草般就没了,如果不想这么死,得换个活法
镜头一转就是八年后,陆文昭已经成了谄媚油滑的千户,沈炼也混成了百户,只是当初活下来的郭太监却蹊跷地死了,而阴谋的气息从他的死蔓延开来,浓黑地颜色将所有人都笼罩起来,每个人都显现了不同以往的另一面。
空灵淡泊的北斋先生竟然是一位美貌纤弱的女子
本来看简介,觉得绣春刀2会是一部狗尾续貂的作品,但是朋友看了居然说不错,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看了一下,没想到十分让人惊喜,可以说是全面超越了第一部,其他方面不想多做评论,就趁着余兴,在夜色中小谈一下绣春刀2中出现的武器吧
片名绣春刀,所以一开始先谈一下绣春刀,沈炼的刀被丁白缨倭刀术砍断,然后回家取了他爹的宝刀,然后在烧书的时候还被郑掌班认出了绣春刀
<图片1>
<图片2>
刀上雕刻繁复,怪不得被一眼认出绣春刀(笑)
真实历史上的绣春刀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唯独在出警入跸图上可以找到疑似画像
<图片3>
可以看出来刀鞘上有一个鞘裙,底部有排穗,当然也不能确定这就是对应明代文献里提到的绣春刀,但是这是目前最普遍的看法了
沈炼所用的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近似球形的柄头,而且向刃侧弯曲,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十分类似突厥系中东刀剑,那么在中国是否能找到类似的呢?
<图片4>
图片出自杨泓先生的中国兵器史稿,是元代短刀
南宋彭大雅的《黑鞑事略》中记述蒙古兵“有环刀,效回回样
《绣春刀II:修罗战场》路阳式棋局:入局者皆死,局中无赢家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233s.com/movie-id3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