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想主义,没有英雄神话,这部电影讲的是我们如何为自己的年少无知买单。曾几何时,我们喜欢那种能让人产生代入感的英雄主角,喜欢成功故事。年岁渐长,生活的苦涩和无奈都尝到一些之后,开始喜欢那种不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不是为了拍电影和拍电影,而是把现实剪下来一段,变成电影的电影。不再抱着收获两个小时的对荷尔蒙的刺激的期待,更喜欢节奏慢的电影,想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对生活多一份体会,对不同的人和事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现实主义的故事意味着真实感,它的许多细节符合常识、值得推敲
影响很深的,是一片人,被站在前面一个人指挥,不经过自己的思虑,只尽情的跟随和喧嚣。想起心理学中的从众,每个人在集体之中便会缩小自己的思想。可悲。
但是现实生活中,感觉很多人,喜欢会把思想强加于别人,可能他自己不是刻意所为,但是所谓独立的思考,真不是那么简单,那么年少,哪有这么多的时间能让自己考虑,没有那么多的经历为自己去佐证。可是,稍有过之就成了封闭,
于是于是,路途多艰。
本片以德瑞克的弟弟丹尼写报告为线索,穿插现实跟回忆。表面上看起来跟黑帮电影没什么区别,但是笔者觉得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于思想入侵的突出表述。其实不管什么样的组织或运动,思维核心以及信仰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一个邪恶的组织也要有一个他们公认的理念,就像影片中的白人优越主义,这是他们所崇尚的。
http://edisonzhu.com/movie-book/american-history-x.html
摘要:西方结构主义讲究的二元对立在今天这个时代似乎已不再适用,全球化下文化、种族、信仰的矛盾逐渐走向一个和解或寻求突破的过程。不仅是《美国x档案》,在很多美国种族电影中揭露矛盾产生背景和冲突的一些因素,无疑可以加深人们对此类问题的思考。而以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的方法去分析影片并思考这一问题,则可以很清晰的在理清人物关系的同时抓住影片深层次的内核,了解种族歧视下的种种问题,同时对当下的种族关系进行反思。
关键词:二元对立 符号矩阵 信仰问题 种族歧视
说实话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从没有认识到美国的种族问题竟会如此严重!
电影带给我最大的震撼莫过于人们对于种族主义那种忘我式的崇拜,那种疯狂扭曲的信仰,已经埋植于心中无法摆脱的仇恨。
电影对于美国的种族问题的揭露可谓生动而深刻,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变化,巧妙地从多个角度描绘在种族主义笼罩下形形色色人的人生观。
爱德华诺顿通过他的精湛演技,将“”从年少的悲愤,成年后的狂躁,以及出狱后的觉醒与悔恨这一复杂的过程出色地呈现于荧幕之上。从他那赋予变换的眼神之中观众也便可以轻易走进人物内心去体验他所体验的挣扎。
电影在叙事结构上也极为巧妙,在彩色画面当中插叙黑白画面用一分别表现“”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叙事变得紧凑,而且时刻让人产生一种对于人物命运的担忧,这种对比的手法时刻调动着观众的情绪。
对于《美国X档案》我看的时候我也幻想了几种结尾,比如“‘德瑞’又一次目睹黑人白人的争斗”,“德瑞被气急败坏的帮派分子杀掉”。然而电影却选择了最为残酷的一种结尾“德瑞的弟弟被黑人杀掉
本来只是去看爱德华诺顿遛鸟的,结果看完想了一些东西,忍不住写出来了。
2007年高考安徽省考生人数是56.4万,录取率是51.45%,北大在皖招生人数小于30人。同年北京的高考生人数是11.03万,录取率是73.6%,北大在京招生人数300人。
这是我那一年的高考。
07年高考安徽文科出了猫腻,北大分数线就是一本线,所以实际录取的人数绝对没有30人。我们高中有个姐们报了北大,分数正好是551分一本线。这姐们兴高采烈地去调档案了,结果热脸贴了冷ass,被北大拒收,嫌它分低
“美国X档案”沉重历史下的个人对抗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233s.com/movie-id1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