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
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昨日重现
我们关心今天吃啥
关心别人是否顺利到家
没有人对你迷人的颓废说不
你甚至不需要形象好气质佳
我们越来越精益求精
对别人的工作不甚在意
对自己的不甚了解
只要薪水和报酬不变
我们就不妄想
离家出走
冉冉上升
改头换面
就算灾难发生
我们同样一丝不苟
绝不错过观看的时间
绝不忘记安排缅怀的盛典
……
不知道为什么看电影的过程中想起来很久以前自己写的诗……
“观看灾难”的这个概念似乎一直很吸引我
Netflix《白噪音》由《婚姻故事》诺亚包姆巴赫执导,同时也担任编剧,改编「美国四大名作家」之一的唐德里罗于 1985 年出版之同名著作《白噪音》,并由亚当崔佛、葛莉塔洁薇及唐奇铎主演。
《白噪音》剧情叙述知名教授杰克与妻子芭碧及四个孩子们原本幸福快乐的生活,因为一场意外灾难,致使人们陷入末日恐慌之中,而存在于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也因此变得更为庞大,深深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也让杰克与家人间的情感备受考验。
存在世代的白噪音
《白噪音》原著不仅为文学大师的经典名作
首先,比较奇怪的是,在豆瓣white noise是敏感词,而白噪声或白噪音则不是。
有些人,头一面就全无兴致。有的人,第一眼感觉不错,却很快下头。还有的人,会想要花多点时间去了解和探索,如果值得那就再好不过了。而这部电影至少当得起两面之缘,而且,还是很容易被忽略和错过的那种。所谓的白噪音,到底在讲些什么呢?海报上给出的题眼是: You can’t hear it if it’s everywhere. 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基本说的就是忽视与忽略(包括主观不去感受的和客观感受不到的)、死亡、恐惧、 家庭、信仰
白噪音远比婚姻故事出色,没想到鲍姆巴赫摆脱了小资情调,对于后现代的某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进行了体系性的批判(得益于原著),这一点就强于婚姻故事那种乏味的布尔乔亚吵架戏(不食人间烟火),首先第一场戏(对于人生的一个比喻),就是批判某些文青布尔乔亚的唯体验论和直觉主义(极容易变成享乐主义者),黑人教授故意抹去了暴力电影背后的符号性背景冲突(感恩节和国庆节),一味强调这些撞车戏是美国乐观主义的象征,但是虽然背景性场域被教授把握成整全
《白噪音》带有德语口音的上帝保佑装在超市推车里的人们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233s.com/movie-id26945.html